六安市“三力”联动夯实非遗保护传承
时间: 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点击:
六安市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传承之路,通过保护、传承、宣传等方面联动,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强化保护力。健全非遗保护工作机制,完善市级非遗传承人年度评估考核制度、非遗资金绩效管理及评估制度,出台《六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切实提升非遗传承人评估管理水平。争取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保护资金287.5万元,为非遗传承保护提供坚实保障。
增进传承力。持续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壮大非遗人才队伍。新增省级非遗传承人9人、市级47人、县级55人。定期对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传承活动进行评估。鼓励非遗传承人带徒传艺,依托1家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家省级非遗工坊和27家传习基地等载体全方位培育人才。
扩大宣传力。拓宽非遗传播渠道,创新非遗传播方式,积极组织参与非遗展示活动。成功举办视频直播家乡年、清明皋陶祭典、“小小传承人”少儿文艺展演、“清风茶会文化雅集”六安文旅会客厅等品牌非遗活动。大别山民歌登上全国民歌展演舞台,翁墩剪纸、张玉柱剪纸撕纸艺术等作品入选省外事办征集展品,临淮泥塑等8个非遗项目亮相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安徽省)集中示范活动。
原文链接:https://ct.ah.gov.cn/zwxw/qswlxxlb/807518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