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求质 文旅融合发展新优势集聚增强
时间: 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点击:
晋祠天龙山景区荣登国家5A级
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32个
7个市县区上榜《康养蓝皮书》全国强市强县
我国首部《山西省图书馆藏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根据地地图集萃》出版
“非遗正青春”系列活动入选“2024全国非遗传播创新案例”
12个村落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
3地入选《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
清明假期日均接待游客量排名中部旅游目的地省份第一
国内首例LBMR大空间混合现实文旅项目
——张壁古堡LBMR沉浸式互动体验展发布
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
山西皇城相府古城墙(堡)群和平遥古城城墙加入国际古城墙(堡)联盟
太原大同获评“2024年度活力之城”
《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临汾古建游入选“2024十大文旅经济创新案例”
努力打造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强化非遗保护传承,持续优化和拓展文旅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力……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山西上下联动、同题共答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年。这一年,全省文旅系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转型发展工作决策部署,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加力提速,旅游发展呈现强劲势头。这一年,山西文旅融合创新,在产品创新、业态优化、服务提质等方面成效明显,文旅发展新优势、新动能不断集聚增强,旅游经济呈现蓬勃向上态势。
融合创新新时代文艺力作深入人心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幅景、一场秀、一件物中都有可能让游客感受到当地文化的温度与深度。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刘永生在2024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全省文旅系统要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不断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文化强省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作出贡献。
2024年,全省文旅系统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聚焦精品创作,力推名家新秀,推出深入人心的新时代文艺力作。今年10月,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素琴领衔主演的上党梆子《大汉母子》,在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首演,赢得满堂彩。此外,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实施的“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免费送戏下乡1万场,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融合创新,不断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山西省图书馆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业务总分馆体系,有效拓展了公共文化资源区域内联动共享。全省各级文旅部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开展特殊群体服务和文化活动基层巡演巡展,为人民群众送去更多的精神食粮。
综合发力非遗之“活”带动旅游之“火”
丰富多彩的非遗是山西的一张亮丽名片。这一年,山西文旅不断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在“非遗+旅游”“非遗+教育”“非遗+乡村振兴”等方面综合发力,推动非遗传承发展。
扩大非遗影响力,让传统非遗焕发时代新风采。8月23日,以“乐享非遗面向未来”为主题的2024中国非遗面食大会在太原启幕。大会全面展示了中国面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创新传承非遗面食技艺。同时,通过开展非遗面食展销、惠民活动等,创新消费场景,让游客在烟火气中感受非遗面食的魅力。
青年是推动非遗更好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各地掀起热潮。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教育厅、共青团山西省委联合主办的2024年山西省大学生“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在山西大学举行。大赛在省内高校掀起了关注非遗的热潮,大大激发了青年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热情,推动了非遗与当代生活的深度融合。在“非遗展说”环节,各支队伍以“青年+非遗”的表演艺术生动再现了北路梆子、蒲剧等非遗的魅力,让山西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正青春”系列活动入选“2024全国非遗传播创新案例”。
非遗之“活”带动旅游之“火”。这一年,“非遗+旅游”已成为山西各地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临汾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国家级非遗“大槐树祭祖习俗”的主要传承场所,景区活态传承,每年在清明、中元、寒衣三节期间,不间断举行大型寻根祭祖大典。同时,还开展了金鼓乐、洪洞道情等富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非遗表演5000场次。以原汁原味的地域风情、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每年吸引百万人次游览,实现了从“非遗进景区”到“非遗在景区”的转变,使旅游更具深度、非遗更具热度。
今年,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古建,以山西古建为元素的系列文创产品迅速走俏市场,成为“天命人”打卡古建景区、了解古建文化的纽带。在大同古城,游客排队争相购买“佛小伴”;精美香甜的文创雪糕、有趣又美观的盖章,都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让所有来山西旅行的人把“晋韵晋味”带回家。
据悉,下一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着眼三晋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动“文旅+文物”活化利用,支持“山西文创联盟”发展,深化景区、文博单位、设计机构对接合作,加快培育壮大山西文创军团。
数智赋能加快培育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
这一年,“数字+文旅”让山西珍贵的文物“活”起来、“动”起来,让遥远的历史近在咫尺、鲜活如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感知体验。
无沉浸不游戏,全球玩家在畅玩《黑神话:悟空》游戏的过程中,领略了山西古建的艺术魅力;戴上VR眼镜就能行走在鲜活的历史场景中,感受晋祠胜境的恢弘气象……8月22日,以“数智赋能晋见中国”为主题的2024数字文旅品牌创新大会在太原举行。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包括山西博物院古建数字艺术展、“晋祠虚拟世界探索之旅”VR体验等14个数字文旅体验项目在内的首批“山西省数字文旅创新案例”。
戴上VR眼镜瞬间置身山洞中,在NPC的带领下,以第一视角探索始建于1600多年前的军事堡垒张壁古堡。在晋中介休张壁古堡景区举办的2024数智赋能文旅产业实践发展论坛上,参与者体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张壁古堡文化DNA的沉浸之旅。国内首例LBMR大空间混合现实文旅项目——张壁古堡LBMR沉浸式互动体验展同时发布。在文旅市场快速迭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旅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文旅业新的发展主题,张壁古堡LBMR项目正是在这种新形势下进行的探索和实践。该项目也向市场传递适用于山西省的数字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和新理念,全面推进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举目是雄浑壮丽的“太行山脉”,低头可见脚踏着“奔腾黄河”,当游客置身于山西文旅集团数字体验馆,“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在这里一览无余。而在“飞越山西”飞行影院里,短短十几分钟,游客戴着VR眼镜就“飞越”了五台山、云冈石窟、壶口瀑布等山西的壮丽景观,这种身临其境的奇妙感受让人赞叹不已。特色数字体验场景,让山西文旅产业插上了“智慧翅膀”,也为加快培育我省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动能。山西文旅集团还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数字展览、文旅推介与国际传播等领域深化合作,着力激发文旅产业新动能。
虽是2024年岁末,但山西文旅市场依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韧性。据悉,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文旅决策部署,努力推进新时代文化强省、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wlxx/202501/t20250103_973595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