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文物普查东红农场苏联房发现纪事
时间: 来源: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 作者:佚名 点击:
在琼海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深入推进下,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大路镇国营东红农场东宁作业区第4生产队的苏联房进入了普查队的视野。
此处四普新发现是由东红农场干部群众提供关键线索,普查队随即迅速行动,前往实地对这一物质遗存展开了全面的采集调查工作。在调查过程中,普查队与当地干部、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苏联房的历史背景、保存现状以及管理保护等多方面情况,从而获取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从位置上看,该苏联房群落处于东红农场东宁作业区第4生产队西南约64米处,其周边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建设布局考量。
东红苏联房群落共有8栋建筑,构成丰富且完整。其中包括1栋办公楼,其不仅承担了办公职能,当时还设有保健站,占地面积达247.34平方米,外墙醒目地写有“抗大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等极具时代特色的宣传标语;6栋宿舍楼,为农场员工所用,总建筑占地面积1450.79平方米,外墙留存着“毛主席语录”,这些语录成为那个时代精神印记的生动写照;还有1栋占地面积为138.94平方米的幼儿园。8栋建筑总共占地面积为2.7546亩,整体建筑风格统一,具有典型的苏式特征,采用砖木结构,墙体厚实坚固,屋顶坡度较大,窗户相对较小,建筑布局严格遵循对称和规整的原则,处处彰显出当年建设的严谨性与规范性。
经初步了解,这些苏联房始建于1952年,其年代判定有着较为明确的历史依据和当地群众的集体记忆作为支撑。在历史沿革方面,当年正值中苏友好合作的黄金时期,建筑由苏方专家设计指导,施工则由中方全力组织,人员和建材均来自中方,双方紧密协作完成了这一建设成果。它们作为中苏友好合作的实物见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两国在建设领域携手共进的历史画面,同时也是海南农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印记,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农垦人在此辛勤劳作、不懈奋斗的岁月。
令人欣慰的是,在过去的73年里,东红苏联房在东红农场干部和群众的精心维护下,依然保持着较为完整的状态,房屋结构稳固,整体保存良好。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较强,纷纷希望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将东红苏联房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确保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让后人能够从中领略到那段独特的历史风貌和两国友好合作的深厚情谊,使其在新时代绽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魅力。(琼海市旅文局供稿)
(编辑: 韩建畴)
原文链接:http://lwt.hainan.gov.cn/ywdt/whww/202509/t20250901_39218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