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行社调查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行社管理

广西自然博物馆最新研究揭示桂东南客家传统医药文化现状与挑战

时间: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点击:

  

  

  近日,广西自然博物馆与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在民族植物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合作研究成果《Medicinal plants traded in Hakka communities of southeastern Guangxi, China》(《中国桂东南客家社区交易的药用植物》)于国际知名SCI期刊《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正式发表。该研究首次对桂东南客家传统集市的药用植物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进行了系统性的民族植物学梳理,为该馆民族植物学收藏、展览与公共教育提供了扎实的科学依据与实物支撑。

  

  《中国桂东南客家社区交易的药用植物》论文发表页面

  客家人作为汉族的重要支系,历史上经历多次迁徙,在适应南方自然环境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传统医药知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药文化。桂东南的玉林市是广西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其中,博白县客家人约占当地总人口的75%,陆川县亦拥有大量客家人口。2021至2024年,研究团队多次深入博白、陆川两地的客家传统集市,通过民族植物学访谈、标本采集与鉴定,系统记录了305种药用植物传统知识,所有凭证标本均保存于广西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GXNM),为后续展览、研究与科学普及奠定坚实基础。

  该研究主要发现,在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方面,桂东南客家集市药用植物多样性极高,共记录305种药用植物,隶属103科246属,其中豆科(27种)、菊科(18种)、茜草科(14种)种类最为丰富,药用植物以草本植物占比最高,共计130种,占42.62%;药用部位与利用方式方面,叶片为最常用药用部位(122种),全草、根、地上部分亦广泛使用,药材多以捆束或称重形式销售,兼具实用功能与地方民俗特色;主要治疗的疾病及功效方面,这些植物可用于治疗117种疾病,涵盖14大类,在治疗外伤(126种)、消化系统疾病(96种)、皮肤病(90种)及清热解毒(79种)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反映出对地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丰富应对经验。该研究还发现,桂东南客家集市与广东、江西等客家地区记录的物种相似性较低,Jaccard指数分别为0.10和0.06,显示出其鲜明的地域独特性。该特色的形成既得益于桂东南地区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也源于客家文化与周边壮、瑶等民族医药文化长期的交流与融合。

  研究揭示,这一宝贵的传统医药体系正面临着严峻挑战:集市摊主普遍老龄化,传统知识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树种的大面积种植、生境的破坏等因素导致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如青牛胆、屈头鸡等)日益减少;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使得年轻一代对传统医药的兴趣逐渐减弱。此外,药材商业化与标准化趋势也可能导致地方特色用药经验被边缘化。研究人员认为,应尽快建立包括生态种植、传统知识数字化保存、民族医药特色产品研发在内的系统性保护机制,以积极应对上述挑战。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2300325、4166200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2GXNSFBA035527)及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特别项目(2024ZWZ006)等多个基金、项目支持。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丰富了广西自然博物馆标本与数字资源,为该馆策划中的“广西客家传统植物文化展”专题展览提供了学术和展品支撑,有助于向公众展示包括客家医药文化在内的客家植物利用生态智慧与民族特色,推动传统知识的现代传播与活化利用。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lt.gxzf.gov.cn/zwdt/gzdt/t2596488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旅行社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互联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旅行社调查网 lxs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4179号-5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